异频抗干扰互感器综合测试仪为您解除一切后顾之忧
带电检测是一种先进的电力设备检测手段,能够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准确诊断设备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隐患,有效避免故障发生。盐城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根据带电检测作业方案与技术规范要求,通过理论+实操、原理讲解+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批次开展超声波局放检测、红外测温技能培训工作,确保运维人员“熟悉结构特点、明白故障机理、掌握检测技能",实现运维班组自主完成红外热成像普测、GIS超声波局放检测等运检一体化全过程作业;他们充分利用运检项目自主实施机会,按照“老带新"原则组建项目自主实施团队,由技能师傅针对设备安装、交接试验等周期检修涉猎不到的环节开展实战教学,搭建“沉浸式"技能培训平台,团队内分设一次检修、电气试验、二次检修等工作组,各专业组密切配合、互通有无,青年员工在实战历练中快速成长;他们深入贯彻落实国网、省公司对于设备运检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的工作部署,对基层班组能力现状开展充分调研与评估,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方案并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今年顺利完成了220千伏高荣变220千伏隔离开关换型、110千伏合德变电流互感器更换、变电站组合电器和开关柜局部放电测试等多个项目的自主实施带电检测工作,有力推动核心能力回归,进一步夯实本质安全基础。
第1章 装置特点与参数(LYFA-5000异频抗干扰互感器综合测试仪为您解除一切后顾之忧)
是在传统基于调压器、升压器、升流器的互感器伏安特性变比极性综合测试仪基础上,广泛听取用户意见、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深入进行理论研究之后研发的新一代革新型CT、PT测试仪器。装置采用高性能DSP和FPGA、*制造工艺,保证了产物性能稳定可靠、功能完备、自动化程度高、测试效率高、在国内处于*水平,是电力行业用于互感器的专业测试仪器。
1.1 主要技术特点(LYFA-5000异频抗干扰互感器综合测试仪为您解除一切后顾之忧)
功能全,既满足各类CT(如:保护类、计量类、TP类)的励磁特性(即伏安特性)、变比、极性、二次绕组电阻、二次负荷、比差以及角差等测试要求,又可用于各类PT电磁单元的励磁特性、变比、极性、二次绕组电阻、比差等测试。
现场检定电流互感器无需标准电流互感器、升流器、负载箱、调压控制箱以及大电流导线,使用极为简单的测试接线和操作实现电流互感器的检定,的降低了工作强度和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现场开展互感器现场检定工作。
可精转测量变比差与角差,比差*大允许误差&辫濒耻蝉尘苍;0.05%,角差*大允许误差&辫濒耻蝉尘苍;2min,能够进行0.2S级电流互感器的测量,变比测量范围为1~40000。
基于*变频法测试CT/PT伏安特性曲线和10%误差曲线,输出*大仅180V的交流电压和12Arms(36A峰值)的交流电流,却能应对拐点高达60KV的CT测试。
自动给出拐点电压/电流、10%(5%)误差曲线、准确限值系数(ALF)、仪表保安系数(FS)、二次时间常数(Ts)、剩磁系数(Kr)、饱和及不饱和电感等CT、PT参数。
测试满足GB1208(IEC60044-1)、GB16847(IEC60044-6) 、GB1207等各类互感器标准,并依照互感器类型和级别自动选择何种标准进行测试。
测试简单方便,一键完成CT直阻、励磁、变比和极性测试,而且除了负荷测试外,CT其他各项测试都是采用同一种接线方式。
全中文动态图形界面,无需参考说明书即可完成接线、设置参数:动态显示参数设置,根据当前所选的试验项目自动显示其相关参数;动态显示帮助接线图,根据当前所选试验项目,显示对应的接线图。
5.7寸图形透反式LCD,阳光下清晰可视。
采用旋转光电鼠标操作,操作简单,快捷方便,极易掌握。
面板自带打印机,可自动打印生成的试验报告。
测试结果可用U盘导出,程序可用U盘升级,方便快捷。
装置可存储1000组测试数据,掉电不丢失。
配有后台分析软件,方便测试报告的保存、转换、分析,可以用于试验数据的对比、判断与评估。
易于携带,装置重量<9Kg。
1.2 装置面板说明(LYFA-5000异频抗干扰互感器综合测试仪为您解除一切后顾之忧)
装置面板结构如右图接线端子从左向右:
·红黑S1、S2端子:试验电源输出
·红黑S1、S2端子:输出电压回测
·红黑P1、P2端子:感应电压测量端子
·液晶显示屏:中文显示界面
·微型打印机:打印测试数据、曲线
·旋转鼠标:输入数值和操作命令
1.3 主要技术参数(LYFA-5000异频抗干扰互感器综合测试仪为您解除一切后顾之忧)
LYFA-5000 | ||
测试用途 | CT, PT | |
输出 | 0~180Vrms,12Arms,36A(峰值) | |
电压测量精度 | ±0.1% | |
CT变比 测量 | 范围 | 1~40000 |
精度 | ±0.05% | |
PT变比 测量 | 范围 | 1~40000 |
精度 | ±0.05% | |
相位测量 | 精度 | ±2min |
分辨率 | 0.5min | |
二次绕组电阻测量 | 范围 | 0词300Ω |
精度 | 0.2%&辫濒耻蝉尘苍;2尘Ω | |
交流负载测量 | 范围 | 0~1000VA |
精度 | 0.2%±0.02VA | |
输入电源电压 | AC220V±10%,50Hz | |
工作环境 | 温度:-10ο颁词50ο颁, 湿度:≤90% | |
尺寸、重量 | 尺寸365 mm×290 mm×153mm 重量<10kg |
核电特点鲜明,是重点地区电网的坚强韧性低碳电源支撑,发展核电对优化能源整体布局、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在未来新型电力系统下核电将发挥其特别的保障作用。核电既是当前东部沿海地区内低碳转型的主要本地电源,可有效助力煤电减量化发展,也是满足占比约40%~60%的基础电力负荷需求的主力低碳电源之一。核电机组可以向系统提供转动惯量,以增加克服供给或需求的瞬间扰动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在设计范围内,提供必要的负荷响应,以部分满足系统灵活性需求。
第二,合理配置核电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能源资源禀赋和生产消费结构、生态环境条件差异比较大,全国统筹、交替推进降碳十分必要。核电布局应充分考虑这一应对气候变化差异性区域政策的需要。当前至2030年,我国在运核电主要布置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从碳排放角度看,沿海地区用能量、化石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总体排位靠前。山东、江苏等省份钢铁化工水泥等高碳排放工业发达,本地化发电装机以火电为主,碳排放排名依旧靠前。但海南、广东、福建和浙江等沿海省份,核电发电量占比较高,其碳排放排名显着低于其GDP和火电装机规模排名,核电等非化石能源为当地碳排放总量控制、经济社会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在2030年前这些经济发达省份要实现“碳达峰",就需要推进核电建设,继续推动核电基荷运行,以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和碳排放。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