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感器伏安特性分析仪质量高,价格低
储能是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资源。储能系统如何建设、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力结构调整进度。近年来,分布式光伏发展势头迅猛,装机量迅速攀升,推动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储能相结合,“散"可在用户端构建小型微电网,成为大电网的有效补充;“聚"可成虚拟电厂,通过综合调度、控制管理,使电力系统更富有弹性和灵活性。同时,分布式光伏和储能相结合,在用户侧可以发挥保电、降低用能成本、降碳减排等功能,进而疏导储能成本,促进储能产业健康发展。
国家能源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光伏发电新增并网容量达5488万千瓦,同比增长88.39%,在新增电源装机中的占比提升至55%。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并网容量达256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网容量达2927.9万千瓦。至此,国内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量达1.08亿千瓦,占光伏并网装机容量的1/3。
一.设计用途(LYFA3000B互感器伏安特性分析仪质量高,价格低)
设计用于对保护类、计量类颁罢/笔罢进行自动测试,适用于实验室也适用于现场检测。
二.参考标准(LYFA3000B互感器伏安特性分析仪质量高,价格低)
GB 1207-2006、GB 1208-2006
叁.主要特征(LYFA3000B互感器伏安特性分析仪质量高,价格低)
• 支持检测CT和PT
• 满足 GB1207、GB1208等规程要求.
无需外接其它辅助设备,单机即可完成所有检测项目.
• 自带微型快速打印机、可直接现场打印测试结果.
• 操作简便,带有智能提示,使用户更易上手操作。.
• 大屏幕液晶,图形化显示接口.
• 按规程自动给出CT/PT(励磁)拐点值.
• 自动给出5%和10%误差曲线.
• 可保存3000组测试资料,掉电后不丢失.
• 支持U盘转存资料,可以通过标准的PC进行读取,并生成WORD报告.
• 小巧轻便≤22Kg,非常利于现场测试.
四.测试仪主要测试功能:(见表1)(LYFA3000B互感器伏安特性分析仪质量高,价格低)
颁罢(保护类、计量类) | PT |
• 伏安特性(励磁特性)曲线 | • 伏安特性(励磁特性)曲线 |
• 自动给出拐点值 | • 自动给出拐点值 |
• 自动给出5%和10%的误差曲线 | • 变比测量 |
• 变比测量(电压法电流法兼容) | • 极性判断 |
• 比差测量 | • 比差测量 |
• 相位(角差)测量 | • 相位(角差)测量 |
• 极性判断 | • 交流耐压测试 |
• 一次通流测试 | • 二次负荷测试 |
• 交流耐压测试 | • 二次绕组测试 |
• 二次负荷测试 | • 铁心退磁 |
•二次绕组测试 | |
• 铁心退磁 |
表1
五. 测试仪主要技术参数: (见表2)(LYFA3000B互感器伏安特性分析仪质量高,价格低)
项 目 | 参 数 | |
工作电源 | AC220V±10% 、50Hz | |
设备输出 | 0~2500Vrms, rms(20A峰值) 注:0~为真实值,大于~20础为计算值 | |
大电流输出 | 0~600础 | |
励磁精度 | ≤0.5%(0.2%*读数+0.3%*量程) | |
二次绕组 电阻测量 | 范围 | 0.1~300Ω |
精度 | ≤0.5%(0.2%*读数+0.3%*量程) | |
二次实际 负荷测量 | 范围 | 5~500痴础 |
精度 | ≤0.5%(0.2%*读数+0.3%*量程)&辫濒耻蝉尘苍;0.1痴础 | |
相位测量 (角差) | 精度 | 4min |
分辨率 | 0.1min | |
比差 | 精度 | 0.05% |
CT 变比测量 | 范围 | ≤25000础/(5000础/1础) |
精度 | ≤0.5% | |
PT 变比测量 | 范围 | ≤500碍痴 |
精度 | ≤0.5% | |
工作环境 | 温度:-10℃ ~ 40℃,湿度:≤90%,海拔高度:≤1000m | |
尺寸、重量 | 尺寸:410mm × 260mm × 340mm , 重量:≤22Kg |
表2
5.1.工作条件要求
输入电压 220Vac±10%、额定频率 50Hz;
测试仪应该由带有保护接地的电源插座供电。如果保护地的连接有问题,或者电源没有对地的隔离连接,仍然可以使用测试仪,但是我们不保证安全;
参数对应的环境温度是23℃&辫濒耻蝉尘苍;5℃;
保证值在出厂校验后一年内有效。
六. 产物硬件结构
6.1.面板结构: (图1)
图1
6.2.面板注释:
1 —— 设备接地端子
2 ——U盘转存口
3 ——打印机
4 ——液晶显示器
5 ——过流保护(功率)开关
6 ——主机电源开关
7 ——P1、P2:CT变比/极性试验时,大电流输出端口
8 ——S1、S2:CT变比/极性试验时,二次侧接入端口
9 ——K1、K2:CT/PT励磁(伏安)特性试验时,电压输出端口,电压法CT变比/极性试验时,二次接入端
10 ——A、X :PT变比/极性时,一次侧接入端口
11 ——a、x :PT变比/极性时,二次侧接入端口
12 ——L1、L2:电压法CT变比/极性试验时,一次接入端
13 ——D1、D2 :二次直阻测试
14 ——主机电源插座
七.操作方式及主界面介绍
7.1、主菜单 (见图2)
开机之后默认进入CT测试,CT测试主菜单共有“励磁"、“负荷"、“直阻"、“变比极性"、“角差比差"、“交流耐压"、“一次通流" 、“数据查询"、“系统设置" 、“PT"10种选项。
PT测试主菜单共有“励磁"、“负荷"、“直阻"、“变比极性"、“角差比差"、“交流耐压"、“数据查询" 、“CT"8种选项。
大家都知道,新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间歇性、不稳定性,随着并网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增长,电网对灵活性调节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国家电网公司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在充分考虑全国电力平衡、电量平衡、新能源消纳、恶劣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下,以及在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应改尽改、抽水蓄能电站应建尽建且只考虑日内调节的前提下,到2030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需达1.5亿千瓦。因此,全国有超过20个省(区)出台相关政策,要求新建大型新能源场站必须配置5%-20%的储能,时长1-4小时不等。然而,从2021年各地配建的储能项目来看,效果不尽如人意。部分投资者坦言,新建新能源场站按政策配建储能,只是为了拿到发电项目并网指标,并不考虑储能电站功能和质量好坏。至此,强配储能的问题逐渐暴露:
强制配建的储能电站增加了新能源项目的投资成本,拉低了项目的经济性,影响了投资商的积极性,进而延缓了项目落地执行进度,降低了新能源产业发展速度,不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强制配建的储能电站没有明确的收益来源,建设成本无法有效疏导,导致储能设备招标时易引发恶性市场竞争,甚至“价低者得"。投标方为降低成本,会降低配置,甚至采用库存电池、退役电池,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带来安全隐患,不利于储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和技术提升。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